河图概说

一般认为,河图为体,洛书为用;河图主常,洛书主变,河图重合,洛书重分;方圆相藏,阴阳相抱,相互为用,不可分割。河图、洛书形式不同,本质相同,都表示历法、卜筮、四面八方、四时八节、八卦、九宫及五行统一的体系。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、五行、四象,其图为四方形。

洛书概说

将河图四方的八个数旋转排成八方而为八卦,每方一个数纳地支十二气象就是洛书。只是将火的2、7数与金的4、9数变换了位置,同时土5为中,显用而寄八方,故为九星,土10则不显而藏于用。这样成为载91;左3右7;4、2为肩;8、6为足,九个数纵交叉,其和皆为15。

天人合思想

古人将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,认为人和宇宙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,人是万物之“灵”,是宇宙之精华,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。“天人合一”是大小“两个字宙”之间的固有联系和内在统一。

天地与人的关系

《易经》中用乾、坤二卦代表天地,万物“统”于天。地与天相辅相成、对立统 但它毕竟是“顺承天”的。天为父,是生命之源;地为母,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 的基础。人在天地间,与它们不可割离。尽管人受天地所生,只是万物中的一员 但人不同于万物,因为人有超越万物的感情和理智,这种灵性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, 用《易经》的话说就是:“裁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。”天地提供了人类生存 所需要的一切,人类在从中汲取能量的同时就要“裁成”“辅佐”天地顺利地运行 这是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宗旨。

天与人的“映射”

天地有其运行的规律,人类社会也有其运行的规律,不是哪种规律顺应另一 种规律,而是两者相互对应、并行不悖。它们的关系的本质是“映射” ,而不是决定

万物的“普遍联系”

《易经》描绘的这种“映射”的规律把整个世界都囊括在内,使所有事物 都处于普遍联系的链条中。这种“全息性”或“相互感应”的宇宙思维模式为 人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、地、人、事、物在内的不可分割的世界。